從田間地頭到百姓手頭 做好農業“護航人”
駐梅州市五華縣華城鎮工作隊:
■新快報記者 方軼 通訊員 戴佳韋
農業產業是護航人鄉村產業振興的基本盤,自進駐幫扶以來,從田駐梅州市五華縣華城鎮幫鎮扶村工作隊(以下簡稱“工作隊”)深耕農產品種植,間地瞄準農產品全產業鏈發展,百姓幫助破解華城鎮農產品從生產端到銷售端的做好一攬子問題,通過技術指導、農業產銷對接等手段,護航人從田間到餐桌,從田潛心為農服務,間地做好農業產業的百姓“護航人”。
深化產銷對接,做好破解農副產品銷售難題
“我們的農業產品很好,產品供應也夠,護航人就是從田產品銷售渠道不暢通,產品滯銷問題嚴重,間地希望能夠得到幫助?!比A城鎮佳興腐竹負責人如是說。
農產品賣不掉、賣不好的現象不止發生在佳興腐竹一家企業身上,工作隊在前期調研時發現,華城鎮農副產品存在產銷對接不緊密、不穩定的問題,對農民增收和鄉村產業發展十分不利。
為緩解農產品“賣難買貴”問題,推動華城產品走出深山進入灣區,8月17日,在工作隊的積極推動下,廣州市番禺區供銷合作社聯合社與華城鎮人民政府簽訂了農產品供銷合作協議,番禺區供銷聯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楊紹茂在對接會上表示,將為華城鎮農副產品產供銷農村現代流通服務網絡體系建設、農業產業化經營等工作提供積極的支持。
工作隊表示,通過第三方平臺,華城鎮農副產品生產商家再也不用為找市場而焦頭爛額,灣區群眾也能夠吃上物美價廉的綠色農產品,產與銷實現了“面對面”。
加強技術指導,推動農產品高質量發展
農業看天吃飯,但通過科學專業的指導,可以有效改善這種狀況。近期,隨著天氣變化,水稻“兩遷”害蟲入侵明顯,為保障水稻等農產品的收成,8月18日,工作隊邀請華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的劉瓊光教授等農業技術專家骨干到華城鎮高竹村開展農業技術指導工作,通過“集中上課+田間指導”,為當地農戶傳授水稻主要病蟲害及其綠色防控知識、指導黑玉米、紅薯、水稻等農作物的種植。
30余農戶參與了此次培訓,他們紛紛表示此次活動針對性強、實用性強,對日后植保工作的開展非常具有指導意義。
“米袋子”“菜籃子”是最貼近群眾的民生工程。接下來,工作隊將繼續深耕田間地頭,圍繞農產品穩產保供,從“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入手,探索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努力攻克農產品商品化難題,為華城鎮產業發展賦能,為華城鎮鄉村振興保駕護航。